榆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欢迎您
[索引号] 11610800K41608018T/2024-00017 [ 主题分类 ] 公安
[ 发布机构 ] 榆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 发文日期 ]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 名 称 ] 2024年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要点
2024年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要点
时间:2024-10-28
来源:榆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分享:

一、紧盯事故预防,全力维护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一)紧盯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新目标。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始终是贯穿全年工作的目标任务。立足主责主业,吃透考核细则,建立事故预防风险防控“四色辨识”机制,通过以考促评、以评促干等方式,月月盯紧抓实。

(二)构建事故预防齐抓共管新格局。按照《榆林市道路交通安全全链条监管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完善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四位一体”综合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榆林市“十四五”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和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三)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新体系。建立健全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三堂会审”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和省市县“三级督办”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持续深化公路安全隐患突出路口路段治理和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两项攻坚”扎实开展新一轮道路交通领域安全大排查,深入推动“人车路企”隐患深度治理。

(四)提升交通安全宣传新质效。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20周年,谋划开展沉浸式、交互式、分类化的宣教活动。围绕“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主题,深入开展“七进”宣传、“五大”曝光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美丽乡村行”等系列宣传活动。建设榆林公安交警融媒体中心,形成新媒体矩阵传播效应。

二、精细交通治理,不断提升道路本质安全水平

(五)大力加强城市交通出行精细化治理。解决中心城区出行难问题,推动学校、医院、商圈、景点、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停车泊位增加10%,联合教育、住建、卫健等部门,通过“一校一策、一堵点一方案”,全力解决学校、医院、商场周边交通拥堵问题。开展城市路口精细化治理,持续推进城市交通秩序乱点堵点治理和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规范化设置,年底前各县市区打造不少于1处交通管理样板路。优化停车管理,探索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允许车辆夜间21时至次日7时临时占道停放,严查双排停车、斜插停车和压道路中心线停车。深入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车让人、车让车、安全礼让禁鸣笛文明交通提升行动,积极营造绿色文明出行的良好社会风尚。

(六)着力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统筹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力量,推进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责任落实,实现“主体在区县、管理在乡镇、延伸到村组”的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新格局。

(七)全面开展国省道示范公路创建。推广支路哨兵+雷达预警+红外超员建设应用模式,推动在国省道穿村过镇路段设置中央隔离设施,年底前各县市完成1条示范公路创建任务

(八)强化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控。加快构建高速公路三道防线,年底前,全市“三道防线一张网”覆盖率达到50%以上,实现高速公路实时动态监控、即时布控拦截、精准违法打击。

三、坚持科技赋能,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控能力

(九)加强科技信息化规划和应用。全面启动“智慧交管”项目建设。参照部、省统一要求,抓好《公安交通管理科技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实施。紧跟部省节奏,出台《全市公安交管科技信息化建设应用三年规划》建立科技信息化建设应用领导小组和专家库依托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集成指挥平台、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321”监管平台等现有系统,加强数据分析研判,强化数据建模实战应用。拓展大货车监管平台功能,提升大货车安全监管水平。健全完善无人机管理、使用制度,打造“空地一体化”防控体系。

(十)强化警务数据融合共享。加强与各警种和气象、交通、公交、应急、城管、交控集团等相关部门数据融合共享,实现全网覆盖、全域感知共享高速公路信息数据,加强道路交通态势分析研判,对重要节假日、恶劣天气和重大活动期间交通态势提前作出预测分析。建立与互联网地图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完善交通流量态势分析、道路警情预警、道路信息发布等机制。组织开展应急处突演练,持续提升各类应急处突能力。

四、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水平

(十一)推进改革服务措施落地见效持续巩固支队市级和神木、府谷县级一等车管所创建成果,完成一大队一等县级车管所创建设任务。尽快启用万达无人车管所。推动各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24小时自助车管所,提供“一站式”便民利企服务。各县市区车管所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设一批标准化服务窗口,不断提升公安交警行政管理服务水平。针对涉校、涉企大宗车管业务开通绿色通道,实行集中办理或上门服务。持续优化货车进城管理措施,保障货车顺畅进出城区。试点施划配送货车装卸专用停车位,缓解货车在城区装卸难题。

(十二)推行轻微交通违法“首违免罚”。落实《行政处罚法》轻微交通违法首违不罚要求,制定实施《轻微交通违法免罚清单》《违法停车人性化执法清单》和《外埠车辆首违免罚清单》,不断提升执法效果。大力推行事故快处全年5+2+2全年不打烊工作模式,提高事故快处效率,减少道路交通拥堵,提升群众满意度。

(十三)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广实施新能源小型客车出厂预查验制度。推动实施新能源汽车允许借用市内公交专用道行驶、在依法施划的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2小时以内免费停放等优惠政策,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夯实基层基础,着力锻造过硬本领交警铁军

(十四)切实筑牢忠诚警魂。把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政治原则和行动指南。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制度,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加强党建引领作用。

(十五)紧抓队伍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数据平台研判分析、城市交通组织优化、道路隐患排查画像、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等专业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公开招聘,积蓄人才力量,提升公安交警的专业化水平。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开展全市“枫桥式交警中队”创建活动。

(十六)开展常态化全警实战大练兵。“四抓四比四提升”专项活动为抓手,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和大比武,运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坚持“业务知识”每周学、“专题党课”每月学、“理论讲堂”每季学,全力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型警队。健全完善教学练战一体化教育培训机制,培养、选拔一批警务实战教官。

(十七)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积极推动电动自行车地方立法,稳妥落实《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大力加强法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制队伍职能作用,加强分层分级分类执法培训,组织制作执法指引,强化案例指导,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十八)抓好爱警暖警措施实施。争取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推进公安交管装备十四五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与经济发展和车辆、道路、驾驶人增加相匹配的公安交警装备增长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