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欢迎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一线传真 > 正文

榆横大队大数据分析、高科技引领实现交管工作精细管理水平

来源: 榆横大队 发布时间: 2018-06-14 浏览次数: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现场会议精神,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以及2018年全市公安交管工作会议安排,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形势,有效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道路交通服务需求,榆横大队全局布网,迎难而上,发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开展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一、全方面掌握道路基础信息,高点站位布局规划。

榆横大队总面积82.85平方公里,其中开发区22平方公里,老城区60.85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长220.18公里,主干道14条,次干道17条,驾驶人保有量95万,注册机动车70余万辆。辖区道路包括西沙老城区和开发区,老城区道路人口密集,棚户区占很大比例,道路狭窄,道路基础设施滞后,停车位不足等路况呈现复杂化。开发区的党政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的集中化,在上下班、上下学时,老城区与开发区途径车辆变化及路口行人矛盾日益彰显出来,使得我大队各项道路交通设置呈现多层次、多功能的交通网络体系。针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面临问题,大队深入对道路交通状况开展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实际进行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和交通秩序整治,务必使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精细化。

二、谋篇规划全局路网,实现交管承轴持钧

(一)全局化绘制路网蓝图

从全局辖区基本网格化出发,制定《全年道路交通设施计划》,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推行路口分级化,勤务网格化。基于现状的道路网布局和交通流特性,化被动为主动,全面推进道路优化畅通工程,以“一路一院一校”为契合点推动交管工作持续提升,确保管好重点路段、疏通重要堵点、严查重点违法行为。

(二)重点化优化交通组织

1、建立智能化交通控制系统。用科学手段实现路面监控全面化、违法查处自动化、信号控制远程化、信息发布实时化和指挥调度可视化。指挥中心定期通过智能交通系统采集到的车流数据和缉查布控系统显示的卡口预警数据,进行统计和比对,排查出各个时段、路段车流总量、预警量,与秩序办、外勤中队进行数据分析,制定不同季节、重点时段、重点路段、路口的勤务机制,为交管工作提供有力的科技信息支撑。

2、升级改造交通诱导系统。根据路口道路交通流特点,设置左转待转区、直行待行区,设立道路交通信息情报板,智能化引导机动车正确进入路口等待区,运用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对前端数据进行实时分析,预见性发布相邻路口实时道路预警堵情,将路口的学校上下学高峰、道路车流量大、发生交通事故路段和交通信号灯故障等汇总信息,第一时间通过交通信息情报板显示,在路口提示途经车辆选择畅通的道路通行。同时在重点路口设置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提示报警设备,实时提醒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越线行为,保障车辆和行人通行安全。

3、独具匠心打造安全畅通不规则路口。针对辖区草榆路和长城南路延伸段两条道路开通后形成平交不规则路口,容易产生交通回溢和路口交通冲突现象,通过在路口增加车道,设置行人过街天桥、掉头专用车道、机非分离、提示牌、隔离护栏、借道右转,利用隔离护栏将导流岛升级为安全岛,确保行人二次安全过街,并将路口中央不规则的绿化带修正,优化信号灯配时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提升不规则路口的车辆、行人安全通行和畅通系数。

4、攻坚克难突破瓶颈道路。建业大道与沙河路十字是典型的老城区和开发区的连接点,早晚高峰潮汐车流,由于沙河路与建业大道十字路口南北方向距离短、车流量大,东西方向距离长、入口车道少的实际,通过在南路口借用辅道增设直行、右转车道,在路口东西方向设置直行待行区,在东西方向左转车道采取“单排等候、双排通行”措施,合理优化路口交通组织,智能化利用路口空间, 使得路口信号灯周期缩短了27秒,车辆通行效率提高了30%。

5、精益求精解决民生交通需求。在十七小、高新二小等学校周边通过设置上下学时段限时单行、临时道路管制、依次和错峰离校、设置可变警示灯等综合管理措施,确保小学周边道路通行有序。针对榆林市第一医院每天车辆达1300辆左右,无专门的停车场,前来就医和周边群众停车难,路口交通秩序乱。为了提升群众满意度,协调解决一院周边停车难问题,大队与规划局、人防办、支队设施大队实地调研,在中央景观公园建设人防工程增设停车场,将一院东侧环形路设置为单行线,并施划标线安装禁令标志,提高通行道路能力(此工程正在实施中)。针对榆林二院停车问题,大队与二院协商共治“停车难”,医院征用社会停车场,在西北角增设配套停车场。

6、以点带面推行严管街管理模式。以榆林大道、人民路的严管街为基点,不断推行严管路段,逐步呈现“点带面”,各中队借鉴经验在辖区内自定一条“严管路段”,以点控线、以线控面,责任到人,集中优势警力,不间断开展乱停乱放整治,确保辖区道路畅通有序。

7、创新“互联网+”思维建立微信引导机制。 将微信“自媒体”作为大队加强交管工作的一个新型信息平台和手段,建立微信群,充分发动民警参与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当中,通过微信群,积极探索,充分运用微信图文传输、视频传送、多人对讲等各项功能,把各类交管工作信息及时发布到群里,通过线上即时响应,线下联动的创新道路安全管理工作方式方法,让“互联网+”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发挥出最大效能。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实现“微调度”,为群众提供路况信息、特殊天气、道路易滑、施工路段、便民新举措等多种服务。

三、机动化整合勤务机制,确保警力最大化调配,有力保障警务实战,机制管理“情指勤督” 。

1、推行分级勤务模式。根据指挥中心统计的高峰、平峰、夜间、节假日等不同时段交通流量、违法和事故等情况,实行相应级别类型的勤务,并坚持网上视频巡查与网下骑警巡逻相结合,全天候、全路段、全覆盖管控动静态交通秩序。各中队将辖区路口分级管理,一级路口全天见警,二级路口高峰见警,三级路口巡查见警。同时推行网格化责任区勤务管理模式。实行大队包抓中队,中队包抓民警,民警包抓道路的勤务模式,将中队辖区合理设置为若干勤务网格,实行组长负责制,配备2—4名警员、辅警。骑警以“网格布局、专业巡控、快速反应”为原则,在辖区道路进行巡逻管控,快速出警,快速处置。

2、建立高效精准指挥机制。实行“视频+机动”勤务模式。指挥中心将“互联网+”理念、大数据技术与传统的交通管理业务相结合,按照情报、指挥、勤务一体化的要求,通过视频巡查发现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及时调集警力处置,提高疏堵保畅、快速处置管控精准性和有效性。

3、依托集成指挥平台开展缉查布控。指挥中心紧紧围绕“一点布控、全网响应、快速反应、整体联动、准确预警、精准打击”的目标,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无缝隙、零容忍”缉查布控,切实消除道路交通隐患,预防交通事故发生。以路面拦截为基点,根据预警点、拦截点、和预警延时等情况的不同,及时调整作战模式,灵活运用口袋式、连环式等作战方法,确定最佳拦截点。轨迹分析筛选出一批涉嫌实施使用假牌、套牌的嫌疑车辆,针对筛选出的可疑车辆的行驶时间、行车轨迹等,认真进行分析研判,利用缉查布控系统进行布控,开展重点查缉。对黄标车、报废车、黑校车等车辆数据人工分析对比实施布控。利用鹰眼、球机视频实时监控,对辖区路段的4个高峰全线视频巡逻,第一时间掌握辖区道路路况,发现缓慢通行路口、路段和交通事故时(例如农贸市场、医院、学校、超市周边道路), 1分钟内下达指令,指挥调度民警机动巡逻动态配合指挥疏导、分流交通、及时疏导,确保道路畅通有序。

4、优化重点路段警力部署。采取以固定执勤与巡逻执勤相结合的勤务方式, 在辖区车流量大的路段设置固定岗和高峰岗。在责任区相对固定的基础上,根据道路交通及警力数量变化情况,动态调整设置机动化勤务,负责特殊点段的机动化管理,四人一组三班轮流动态巡查组,机动调配对重点时段相堵节点的疏导工作,致力达到快速出警提高管事率。按照“警力无增长改善秩序”的理念,大队将机关警力下沉一线,为中队补充警力, 开展“护学岗”,在上下学时段指挥疏导交通。大队将一般以上交通事故处理等职能从中队剥离,中队仅保留队伍管理、交通疏导、秩序管控、轻微交通事故接处警四项工作,突出工作重点,提质增效,充分释放中队战斗力。同时按照片区划分,打破地域,联勤联动的原则,开展整治榆林大道限行车辆及酒驾、涉牌涉证等违法行为,确保辖区秩序井然。

5、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形成长效联动机制。与安监、运管、气象、电力、环卫、医院等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形成长效联动机制,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对重点企业、重点道路、重点车辆、重点人员开展常态化排查,从源头上全面排查安全隐患,从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